敦睦村、狮子岩村的村民们划着龙舟继续前行,先后经过巫山脚村、鲁家村。此时已近下午1点,船队划行了两个多小时。
鲁家村水域有一道橡胶水坝。当初修建,是为了解决桃花江的通航难题。
据《桂林日报》报道,桃花江进入秀峰区后,河道形成一个大“S”形、两个小“S”形。为抬升水位实现通航,工程设计者在江上修建了几座船闸枢纽。每座枢纽都有橡胶坝和通航船闸。
据多位村民回忆,4月21日,鲁家村的橡胶坝充气未满,坝的上下两侧水位约有七八十厘米的落差,像一道“楼梯”。
大龙船上的敦睦村村民熊国明(化名)说,大船试图率先冲过这道“楼梯”, “没想到直直地冲了上去,又直直地退了下来。”
小赛船跟着冲坝,船身过去了2/3,但还是被水流冲了回来,“船身打横了”。
冲坝未遂后,三艘船船身转向,驶向橡胶坝旁边的通航船闸。闸道约七八米宽,三四米高,原本可以通行。没想到,闸道进口的门开着,出口的门关着,船驶不过去。
船上的人开始打电话联系开闸之事。在熊国明印象中,村民们等了约半小时,还是没人来开闸。
小赛船上的年轻人按捺不住了,驶出闸道再次冲坝。
“游出来,又被漩涡卷了回去”
李东才也在小赛船上。再度冲坝时,他所在的赛船第一个冲上去。冲过橡胶坝2/3时,一股水流将船打得横了过来,翻倒在水中。船上的村民全部落水。
“村民们在江边长大,划船的人全部是水性好的。”狮子岩村副村长告诉记者,那天江水不算大,翻船处距离江边不到30米,按理说不会有太大危险。
但落水后的李东才发现,自己被卷入了漩涡,“游出来又被卷回去,游出来又被卷回去。”他拼尽全力向着顺流的方向游了几十秒,“反而还往后走了。”
一名蓝天救援队队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翻船处是一处“滚水坝”,落差虽然不大,但水从高处流下时会形成漩涡。落水者一旦被漩涡吸住,便很难挣脱。
李东才在漩涡里挣扎了一阵,眼看要被江水吞噬。他急中生智改向侧方游,竟然挣脱了漩涡,几分钟后抵达江边。“我是幸存者。”李东才说。
眼见一艘船翻,另一艘赛船冲过去救援时也被水流打翻。通航船闸内的大龙船闻讯退出,赶到近前救援。
不少落水者爬上大龙船,船上的人越来越多。熊国明眼看着船体越来越低,大龙船也即将沉没。为了保护老人、孩子,刚刚爬上船的人又纷纷跳入水中。
熊国明记得,当时水中一片混乱。江里江边,到处是喊叫,“救人啦,出事啦!”没多久,就有落水村民的遗体浮了上来。
据桂林市政府通报,本次龙舟侧翻事故共有约60人落水。截至当日19时20分,40人获救,5人送医救治,已脱离生命危险。事后统计,落水者中17人遇难。
最年轻的遇难者仅20岁
事发那天,廖志成和儿子都去扒龙舟了。他在大船,儿子在小船。
他奋力游到岸边后,就和亲戚一起在湿漉漉的人群中找儿子。“看见我儿子没?这个说没看见,那个说没看见。”
来回找了几圈,廖志成的心凉了。他残存着一丝希望赶回村里,到祖庙烧香,“祖宗保佑他,保佑把他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