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青岛:迎风起航,建设国际海洋名城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6-26 分类:新闻详情
一如大海奔涌不息,青岛的海洋经济一直激荡着勇立潮头的澎湃动能。900多公里的海岸线赋予青岛独特的城市魅力,孕育出丰饶的“蓝色粮仓”,培养出领先的海洋科技,海洋产业也已成为拉动青岛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处处透显蓬勃活力。

图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资料图片)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张进刚摄(人民视觉)

2018年12月10日,“大洋一号”科考船从青岛自然资源部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码头起航。张进刚 张嘉奇摄(人民视觉)

青岛奥帆中心。董志刚摄(人民视觉)

一如大海奔涌不息,青岛的海洋经济一直激荡着勇立潮头的澎湃动能。

900多公里的海岸线赋予青岛独特的城市魅力,孕育出丰饶的“蓝色粮仓”,培养出领先的海洋科技,海洋产业也已成为拉动青岛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力发动机,处处透显蓬勃活力。

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举办,为扩大开放带来新的机遇,青岛迎风起航,建设国际海洋名城,打造海洋科教名城、海洋产业名城、世界海军名城、海洋航运名城、海洋会展名城,并在新一轮市政机构改革中,设立了“海洋发展局”作为政府工作部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洋产业集聚到此,开创海洋经济新时代。

创新驱动

海洋科技领跑全球

面向海洋,今天的青岛已成为一座“海洋科技城”。

海洋科技要素正在这里加速集聚:在青岛东部的即墨鳌山湾畔,国家级海洋创新平台青岛蓝谷聚集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20多家“国字号”涉海科研机构,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22家,科研创新平台44个,超过250家科技型企业入驻,引进各类海洋人才4500余人,蓝谷因此被誉为“中国海洋科创大脑”。

坐落于蓝谷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联合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国建起海外研究中心,已搭建起国际海洋科研的“朋友圈”。海洋超算平台、“蓝色药库”、新型海洋高端装备等研究成果斐然,其中多项科研成果全球领先。

近日,该实验室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滑翔机“海燕”,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到8213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中国由此成为在水下滑翔机领域第一个具备全海深海洋环境信息感知的国家。

与实验室坐标相邻,国家深海基地让中国的探海之梦正变为现实:“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这里出发,探寻海洋奥秘;全球第三条大洋科考船“梦想号”计划于2021年下水……青岛3000吨级以上的科考船达到10艘,一批“大国重器”正挺进海洋一展身手。

毗邻国家深海基地,中国地调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正紧盯一种未来的能源——可燃冰。这种长得像冰块、深藏在海底的物质,1立方米可分解释放160立方米天然气,总资源量约是全球煤、石油和天然气总资源量2倍。该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模拟研究,为我国在南海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支持。目前,研究所正在研究建设国际领先、可穿透地壳进入地幔的万米钻采船,打造我国深海资源勘探开发与大洋科学研究的“航母”。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华大基因北方中心的科研人员正在实验室进行基因检测工作。华大基因项目入驻青岛后,已完成30多种海洋生物的基因测序,研发了全国首套60平方米超低温自动化冷库,样本储量可达200万份,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立体农业、水产和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目前,在建的国家海洋基因库和海洋生命科学公共研究平台,将逐步实现全球数十万已知海洋生物物种基因组数字化。

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集聚于此……一组耳熟能详的数据,佐证了青岛全国海洋科研的高地效应。

与此同时,青岛承担起了海洋科普的社会责任,积极打造海洋科教名城。中科院海洋所的“中科院青岛科考船”已经入选首批全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科学一号”科普基地正在改造当中,正在建设中的青岛海洋有孔虫雕塑园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滨海有孔虫雕塑展示和科普基地。

开放联通

全球伙伴携手奔跑

2018年12月31日,随着“桑托斯快航”轮最后一个集装箱卸船完成,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传出喜讯:单机平均效率43.23自然箱/小时,再创世界新纪录。

“桑托斯快航”船长卡扎诺特亲自递交了写有“青岛港单机平均效率43.23自然箱/小时”的确认书,并表示,“本次作业的高效令我们感到非常惊喜,我们对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在本航次作业中创造的高效率和优质服务表示祝贺和感谢”。

历时3年半,青岛港成功打造了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得10多项世界级创新成果奖。据测算,与传统码头相比,青岛港的作业效率提升30%,节省人力70%。

延伸港口优势,青岛的多式联运正让这座城市日渐成为“一带一路”上新的国际物流枢纽。

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中蒙班列、中韩快线、东盟专线……自2014年底,青岛启动多式联运中心,目前已开通5条“一带一路”国际班列,累计到发国际班列1084列、7.43万标箱,一列又一列的国际班列从青岛多式联运中心驶出,日韩两国商品通过海铁联运经青岛中转至欧洲、中亚比海运直航缩短25—30天,至东盟缩短7天。

依托多式联运枢纽,青岛创新打造的首个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目前已启动。该示范区以“物流先导、贸易拓展、产能合作、跨境发展、双园互动”为运作模式,拓展面向上合,对接日韩、东盟、南亚乃至“一带一路”更广泛区域的转口贸易及跨境电商等商务合作,将打造上合组织内陆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

如今,“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特色小镇、中外运(上合)智慧物流产业园、俄罗斯高端管材项目、中俄科技园、中俄橡胶科技园、中俄医药科技园……众多高端国际合作项目集中落户,印证了青岛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集聚力。

2019年,首届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和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将在青岛举行,无疑将进一步提升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上合组织国家合作的密切度。

产业集聚

海洋“智造”全面升级

日前,《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发布,数据显示,2015-2017年,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年均增长9.41%,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进入新时代,海洋经济有了更加清晰的发展路径。2018年,青岛发布《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加快建设国际海洋名城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国际海洋名城建设“1045”行动,加快发展海洋船舶与设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10大产业,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等4大领域提升,加强园区、企业、项目等5大支撑保障,力争到2035年将青岛建设成为海洋科技创新强劲、海洋经济活力充足、海洋文化氛围浓郁、海洋生态环境优美、对外开放度高,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海洋名城。

如今的青岛以“海洋+”促进高端海洋科技产业化,由青岛蓝谷、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组成的“一谷两区”平台,为青岛海洋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海西湾船舶制造基地,集聚数十家大型造船企业,是青岛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曾几何时,受全球船运市场低迷、船舶产能过剩的影响,造船企业举步维艰。

如今,海西湾的表现却让人眼前一亮。全球最大新型40万吨级的“天津号”矿砂船,世界首座、规模最大的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海洋渔场1号”等一批“海洋重器”从这里驶出。

不仅如此,“蓝高新”项目集聚已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发展活力的生动注脚: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自主研发了拥有全球最快速度的三体高速艇;明月海藻集团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业,生产的海藻酸钠等主导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在青岛蓝谷,投资30亿元的修正(青岛)中国海洋科技谷项目日前正式落户;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运营,总规模超过100亿元的海洋产业基金正式设立,将为青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秀美的海岸线,让海洋与旅游业碰撞出璀璨的火花。

在青岛市南区,无论是充满德式风情的欧式建筑,还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栈桥,抑或是八大关风景区、奥帆中心、海底世界,这座海滨城市的旖旎风光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在老城区市北区,风帆造型的邮轮母港颇具吸引力,邮轮旅游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首选。

近日,亚太邮轮业先驱丽星邮轮旗下旗舰“处女星号”抵达青岛,在青岛国际邮轮母港举行首航仪式,意大利高端邮轮“新浪漫号”也在青岛开启北方首秀。数据显示,开港三年来,青岛已运营邮轮266个航次,接待旅客30多万人次,邮轮旅游量质同升,已经成为青岛的一张新名片。

不仅如此,青岛的海洋会展也展现出勃勃生机。

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渔业科技国际创新大赛、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一场又一场海洋领域的高级别展会,让青岛的海洋经济声名远播,也为其早日成为“国际海洋名城”蓄起强劲动能。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1月10日第10版 宋晓华

Tags: 青岛建设国际海洋名城
×
扫描关注qrcode_for_gh_aaad3dfae26a_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