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区的村庄大都林地多而耕地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村民在自家林地之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林下经济成为致富的重要途径。
场景一 绿色林下经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场秋雨之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在蓝田县灞源镇杨家堡村,由林下发展出的绿色生态农业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绿色生态画卷——
放养的山羊恣意地在林地里乱窜,随意吃一口坡地的野草,悠然自得。村民王书政指着午后吃饱喝足在地里拱萝卜、晒太阳的小黑猪向记者描述了他们村的绿色生态林下经济,不远处山上的山地散养鸡也全靠黑猪粪喂养。山路旁,农户家院落旁家家户户利用废木材架起了黑木耳架。目前,村里已建成羊舍28间,猪舍9间,现有180只山羊,270只关中黑猪。同时,黑木耳种植初具规模,已达到235架,只要山里下一场雨,就可以收获一次木耳。目前,深山里的生态农场在城里找到了稳定的销路,平均下来每户能够增收8000元。没有树木砍伐,也没有破坏生态资源,村民利用分包到户的林地资源做起的绿色生态农业,成为了全村的支柱产业。
场景二 一窝窝“黑金”矿
走进周至县王家河镇黄草坡村的林地里,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个个用半尺高小土梁圈起的或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小田块。村民董杨斌正蹲在土梁旁边,动作轻缓、小心翼翼地收十杂草。他指了指这块30平方米不到的土地说:秦岭“黑金”矿就在下面。
董杨斌口中的“黑金”是一种常用的菌类药材——猪苓,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一般经过两个生长季节即可采挖,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因近年来价格持续走高,被人们称之为“黑金”。3年前他种下了50窝猪苓种子,发展到了现在近100窝。今年董杨斌卖掉了20窝(约200斤)猪苓,以每斤收购价85元计算,收入达到17000元。“在外打工这些年,从没有赚过这么多钱。现如今一下子就筹到了娃的上学钱。”董杨斌告诉记者。
场景三 林下,能听到蘑菇生长的声音
在户县太平峪管坪村,二组村民弋建辉蹲在自家的大棚里观察着头茬平菇的长势。他喜欢待在棚里,听着蘑菇生长:“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棚子里便能够听到蘑菇迅速生长的声音,那是急速鼓胀的蘑菇身体与培植棒摩擦的声音。”
作为村里种植蘑菇的“带头大哥”, 去年,弋建辉投资了20万元,建起了8个蘑菇大棚。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现在市场上每斤蘑菇的收购价格约为3-4元,45天可以收一次,一个棚的净利润约有3000元,一年下来能赚个10万元。”对于这份收入,弋建辉还是比较满意的。气候环境、自然资源的优势令村民们在山林中建大棚发展林下经济成为优势。
推荐阅读:
鄢陵:花木旅游相结合景美业兴农家富
五大林业产业鼓起林农腰包
林下经济助推桦南农民致富
西二镇发展“花产业”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