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世界网9月6日消息:8月份上旬,已经过了南方地区上市的季节,但安徽省岳西县石关乡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收割茭白的农民却恰恰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由于位于海拔890米的高山地区,石关乡专门组织农民种植反季节、附加值高的高山蔬菜,在南方同类蔬菜已经下市的时候刚好上市,因为稀有,价格也卖得更高。“在普通茭白上市的旺季,茭白只能卖到2元一斤,但是我们反季节的高山茭白现在上市,可以卖到3.4元一斤。”石关乡副乡长林前进对记者表示。
种植高山蔬菜只是岳西县探讨生态发展之路的众多途径之一,岳西地处长江、淮河上游,森林覆盖率达74.5%,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林业建设先进县,该县对规划景区、公路沿线、主要河道两岸的山场实行零采伐,全县封山育林131万亩,林木蓄积量已达602万立方米。但是,在涵养生态的同时,岳西县的老百姓却遭遇到“靠山不能吃山”的发展难题,处于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
“如何解决生态保护和富民之间的矛盾,让生态环境成为山区农民取之不竭的绿色银行,是岳西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岳西县委书记周东明对记者坦言。
从1998年开始,岳西以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提出并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发展生态经济。2004年12月岳西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又被列为“生态省建设综合示范基地”。特别是近几年来,岳西提出了“三不原则”,即不上破坏生态资源的项目、不上高污染的项目、不上低产能和低效益的项目不动摇,同时培育生态文化、生态经济和生态保护三个体系。
目前,全县生态经济发展已经延伸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等建设,并把生态示范区建设纳入到对乡镇的经济综合考核工作。
据悉,目前岳西县累计实施生态建设项目40个,投入生态建设资金6亿多元,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村10个,市级生态乡镇18个,市级生态村80个。
“目前,生态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推进,司空山、天仙河等主要景点设施进一步完善,连接各主景区的旅游公路接近完成。”据周东明介绍,2011年,岳西县旅游景区接待人数近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8亿元,旅游产业连续三年实现翻番目标。
以报道开头提到的石关乡石关村村为例,近年来依靠以高山蔬菜种植为主的生态农业,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为全县人均纯收入的1.3倍。
“现在全村316户中,种植、加工、销售高山蔬菜的有297户,占全村农户的93.9%,共种植高山蔬菜2082亩,四口之家户均种菜收入2万左右。”据林前进介绍。
“现在全乡高山蔬菜种植面积24000亩,其中茭白12000亩,四季豆、豇豆、辣椒等旱地菜12000亩,2011年全乡高山蔬菜产量达9600万斤,其中茭白4400万斤,旱地蔬菜520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9600万元,人均收入7400元。”林前进称。
而在岳西县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主任、岳西县包家乡乡长许晓峰看来,最能体现生态富民的则是岳西有机茶叶与生态旅游结合的发展模式。
包家乡和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乡合一,地处江淮分水岭,全境森林覆盖率高达95.8%,这里是淮河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大别山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天然物种基因库。“近年来,包家乡在不引进破坏生态的项目的前提下主打绿色牌,走生态路线,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搞经济开发,研究出了岳西有机茶叶与生态旅游结合的发展模式。”
据许晓峰介绍,就在今年4月春茶上市之时,岳西县包家乡区石佛寺生态文化产业园也正式开园,这是包家乡新近引进的一个集种植业、养殖业、旅游观光业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综合型企业,坐落于石佛村茶园组。
“深山、古寺、神茶”,本就是石佛村茶园组的特点,引入石佛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产业园项目后,当地茶叶品牌影响力提高的同时,茶农整体收入也提升了,许晓峰表示,“以前年成最好时,茶叶实际收入全组也不超过15万元,而引入开发公司后,该公司与茶园组群众订立协议的租金,每年就有25万元,再加上从采茶到制茶到茶园管理等工作,都聘请当地群众来做,群众另外还赚了上班的收入。”
他说,石佛村有茶农407户,1407人,茶园200亩,2011年茶叶总收入400万元,今年增长到600万元,茶农收入达到历史上最高的一年。”许晓峰称,“下一步,将通过茶叶品牌的品牌塑造,助推当地的旅游观光业。”
对此,石佛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储春生表示,“包家乡石佛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石佛寺、石佛寺碑刻、半棵神茶等都是当地的名胜古迹,公司将结合这些资源开发生态旅游业,与生态农业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