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450 年左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编撰了《历史》。
《历史》以希波战争为主体,并加入大量史事及资料为插叙,被誉为“西方历史叙事体的先河”。古罗马作家西塞罗虽然把希罗多德称为“史学之父”,但同时认为《历史》中不少内容实在“难以置信”。
书中第二卷《优特尔佩》主要介绍古埃及的情况。其中的 96 段,希罗多德描述了一种尼罗河货船,称为 baris——古埃运及人用来运输货物的拖船。英语单词 barge,就源自古埃及人制造的这种 baris,用来表示平底、宽大的货船。
几个世纪以来,学者们一直在争论他的说法,因为没有考古证据表明曾经有过这样的船只。
但现在,在沉没的港口城市 Thony - Heracleion 附近海域,一艘“保存完好”的沉船揭示了希罗多德描述的准确程度。
这艘船被称为“17 号船”。尽管这艘船在水中至少有 2000 多年的历史,但大约 70% 的船体幸存下来,并完好地保存在尼罗河淤泥中。树胶木板用长约 2 米的榫头固定在一起,并用钉子固定,在船体内部形成了“内肋骨”的线条。船由一个轴向舵操纵的,舵上有两个圆形开口用于舵桨。
现已沉没的埃及古港口城市 Heracleion(希腊语,古埃及语称 Thonis)位于尼罗河口附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664-公元前 332 年。据载,Heracleion 在法老时代末期达于鼎盛,当时是极度繁华富裕的港埠,也是进入埃及的必经之地。直到 2000 年左右,它在距离海岸 6.5 公里的海域被发现,才确认了古文献里对于此地的记录。
“直到我们发现了这艘沉船,我们才意识到希罗多德是对的,”牛津大学海洋考古中心的Damian Robinson 博士说。“希罗多德所描述的正是我们现在看到的。”
这艘船展示了希罗多德指出的几个要素。
俄罗斯科学院埃及学研究中心的考古学家 Alexander Belov 在 2013 年的一篇论文中写道:“17 号船的木板接缝错开,就像希罗多德所描述的那样,让它看起来像是‘像是砌砖那样排列’。”
“17 号船的船板是横向铺装的,由长达 1.99 米的榫固定,榫可以穿过 11 条船板。在希罗多德的叙述中,这些榫头对应着‘长而紧密排列的船板’。希罗多德还提到了 baris 的龙骨,17 号船的龙骨有船板厚度的两倍,并伸出船壳部分。”
然而,两者也存在一些矛盾之处——希罗多德描述的这艘船的榫头更短;希罗多德描述的 baris 没有加固框架,而 17 号船有几个。
Robinson 说:“希罗多德将这些船描述为内部有长长的肋骨。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个结构此前从未在考古学上被发现过。”“然后我们在这艘船上发现了这种建造结构,这绝对是希罗多德在说的。”
还有那只船舵,它是从船尾的两个孔穿过去的,使之可以更好地控制方向。
17 号船原本长达 28 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艘大型古埃及商船。
它的发掘显示了一种巨大的新月形船体形状,以及之前没有记载的一种建造形式,包括用榫头组装起来的厚木板。根据这些详细的发现,研究人员认为 17 号船非常接近希罗多德的描述,它们可能是在同一个造船厂建造的。
由 Alexander Belov 撰写的关于沉船的著作 Ship 17: a Baris from Thonis-Heracleion 在本月出版。这本书在对《历史》的逐字分析中表明,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与“证据完全相符”。
附《历史》第二卷 96
在埃及,他们用来运货的船是用一种橡胶树制造的,这种树的外形酷似库列涅的莲花,从这种树里可以获取树胶。他们从这种树上切下两腕尺长的木板,把它们像是砌砖那样排列在一起。
【2】然后他们就把这些木板紧紧固定在一排长长的木梁之上,直到船帮造成;接下来,他们用横梁把两侧的船帮上缘固定在一起。他们造船是不用肋材的,但是用纸草来从内侧填补缝隙。
【3】每一条船都有一个舵,舵就从龙骨的孔直穿过去。船桅是橡胶树木料做的,帆是用纸草做的。除非强风持续吹,否则这种船是不能逆流行驶的。因此,逆流而上的时候需要岸边的纤夫牵拉着;在顺流而下的时候,他们是这样处理的:
【4】每一条船都有一个用柽柳木制造的筏,以一根芦苇绳把它和船拴系在一起,还拴着一块重两塔连特的穿孔的石头。木筏用一根绳子和船系在一起,在顺河而下时漂在船的前面,石头也用一根绳子拴在船尾。
【5】这样,木筏在水流推动下,迅速下行,拖着后面的“巴利斯”(baris,他们是这样称呼这种船只的)前进;而吊在船尾的河水深处的那块石头,它的作用则是保持舰船走直路。在埃及,这种船是很多的,有一些船载运着成百上千塔连特重的货物。
题图来自豆瓣电影《埃及艳后》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