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三北工程里的“宁夏获得”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7-27 分类:新闻详情
三北工程里的“宁夏获得”
“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南华山,光秃秃的,被羊踩出密密的小道;2002年以后就不一样了,冰草等野草已厚厚地覆盖了山坡,不见一块裸露黄土,一幅山地草原的美景。” “这是10年前的山沟,只有草,整个山显得瘦瘦的。2008年开始在山底、山腰墒情好的地方栽常青树,现在,云杉、油松等在山沟里密布,让南华山丰满了起来。” 记者通过摄影师马德云的对比照片,清晰感受到海原县南华山的变化。这个变迁背后的功臣,正是三北防护林体系。 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启动。这条“绿色长城”横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守护着这片土地,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与梦想。 借力三北工程,宁夏全境生态建设步伐加快 提起沙尘暴,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长流水村村民心里,都有一本账。过去,每到冬季、春季,呼啸而来的西北风裹携着沙尘铺天盖地。一场风沙过后,家家户户必做的事就是从院子往外铲扫沙子,严重时,村道上的积沙堵得院门都难以打开。 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盐池县,1978年被国家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重点县。1983年普查数据显示,彼时盐池县沙化面积53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1%,全县有75%的人口和耕地在沙区。青山乡二道湖村的村民曾亲眼看着“大片大片的绿色从羊蹄下渐渐消失”。 在长流水村和二道湖村村民一筹莫展之时,一场大规模修复生态的攻坚战开始了。肆虐的黄沙被草方格制服,种上沙生灌木,再适时播撒草籽。村民们主动领草籽配合政府治沙。草种了死、死了种,一年又一年…… 三北防护林建设对盐池县和沙坡头区生态环境的重建、恢复和改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终于,消失的绿色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沙进人退”逐渐变成“绿进沙退”。目前,盐池县林木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31%和70%。包兰铁路沙坡头段两侧则成功筑起一条长60公里、宽500米的防风固沙体系,成为全球瞩目的环境保护成果。 不只是盐池和沙坡头,借力三北工程,宁夏全境生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彭阳把每条小流域既作为一个完整的水土治理单元,又作为一个经济开发单元,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走在每一条流域的崎岖小径上,爬上流域的每一座山头,呈现在视野里的,是一层层盘山环绕的林带和梯田、密密麻麻的鱼鳞坑、漫山遍野的山桃和山杏,如诗如画,赏心悦目。 在固原市原州区,上世纪90年代黄风土雾的天气一去不返,昔日干涸的沟壑再现溪流,一些在秦岭大关山一带活动的鬣羚、大麻
×
扫描关注qrcode_for_gh_aaad3dfae26a_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