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安庆是安徽省五大重点林区之一,森林面积达796.76万亩,森林覆盖率39.24%,湿地面积253.12万亩,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去年7月开始,作为安徽省试点城市之一,安庆市开始实施林长制... ...
安庆是安徽省五大重点林区之一,森林面积达796.76万亩,森林覆盖率39.24%,湿地面积253.12万亩,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去年7月开始,作为安徽省试点城市之一,安庆市开始实施林长制,实行党政同责、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压实各级林长职责到乡镇、村庄,落实到山头地块,实现林长责任网格化管理。 河长制管的是“一条线”,林长制管的是“一个面”。一年来,安庆全面创建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已任命林长6000多名,设立林长公示牌1600多块,护林员5400余名,基本形成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的责任体系。 “林长制不是搞工程,不是做品牌,而是一整套制度的创建和完善,包括会议、信息、督察、执纪问责、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安庆市林长办副主任、市林业局总工程师石留喜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林长制的实施,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基层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实现了飞跃。林业工作也不再是单个部门的工作,传统林业保护上升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 安庆人说,“林长就是新愚公”。只不过,这新愚公不是要移山,而是要让山长在、林长绿。概而言之,林长的责任为“五绿”: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 按照“五绿”要求,安庆市出台了林长制工作总体方案和3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到2020年的目标任务。例如,在护绿上,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在增绿上,完成森林培育改造245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40%;在用绿上,林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 为更好推进林长制实施,安庆市加快了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石留喜说,林长制实施后,安庆市出台了《关于推进林业投融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综合运用PPP模式、专项基金、扶贫小额贷款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 近些年着力发展蓝莓产业的怀宁县,就以林长制为契机,大力引进社会资本,融合一二三产业,既做蓝莓深加工,又发展乡村旅游,昔日的荒山上如今长满了致富增收的蓝莓果。 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党委书记陈杰南是五横乡“总林长”,他告诉记者,围绕推进林长制,他们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地坚持“两手增绿”——政府+社会资本。一方面,政府负责道路两旁的绿化,另一方面,结合土地流转,引进大企业和社会资本种植杨梅等经济作物,既有生态价值,又有经济价值。对于乡里这些接地气举措带来的好处,作为杨亭村的林长——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杨亭村党总支书记杨凯,感受颇深。从1998年杨凯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开始,杨亭村就定下一条规矩:不准在山上伐一棵树。后来,杨亭村又根据村里的实际,将一些“整片整片病死树”的地方栽上了枫树、茶树、杨梅树等。护绿、增绿之后,杨亭村的生态更好了,经济效益也来了。如今的杨亭村,更是“把生态放在第一位”——生态立村、产业兴村、旅游富村,有700亩有机茶园,每年有10万游客到村里游玩。“真正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杨凯说。 在安庆,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多在偏僻的山区,要想脱贫,很多时候离不开“靠山吃山”。靠山吃山就得在“营林”上想办法。实施林长制就成为安庆推进脱贫攻坚的有利契机和有效抓手。据统计,安庆市岳西县目前在林业企业务工的贫困人口有4000多人,人均年务工收入可达1.8万元;在芭茅山改造中,太湖县当地贫困户通过林地流转、参与务工、小额信贷入股分红、生态护林等方式直接增收,可带动1.3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安庆市在安徽省率先启动了林长制实施规划编制,基本框架是构建“1+2+3”体系:1个总规——安庆市林长制2018—2020年实施规划,2个专项——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见,3个配套——评价指标、考核奖惩及智慧林业(林长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目标是创建可分解、可实施、可监测、可考核的指标体系,确保林长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7月23日,《安徽省安庆市林长制实施规划(2018—2020年)》专家评审会在北京举行。专家组认为,实施规划健全了林长制体制机制,创建了目标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规划了近3年的“五绿”(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任务,细化了建设布局和时间节点,设计了“互联网+应用”的林长制智慧平台,对于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关键词: 安庆 林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