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节气养生丨冬至阳气起 保健须得当
《冬至》
日照数九冬至天,
清霜风高未辞岁。
又是一个平衡日,
子线从南向北回。
——贵谷子
今年12月22日是冬至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2个节气。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之日,也就是说,从冬至日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潜藏于水面之下的阳气将逐渐上升到大气之中,天地阳气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大吉之日。故《汉书》有“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的说法。许多地区在冬至日都有祭天祭祖、吃饺子等习俗,因此冬至也被称为“小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后汉书礼仪》中说,“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说明在汉代的冬至,大家都要放假休息,欢乐地过节,养生宜“安身静体”,不宜过劳,情志不宜过极,用药方面慎用、过用攻伐之品,小心呵护初生的阳气。
两种“饺子” 有助养生
“冬至一阳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此时阳气萌发,若养生保健得当,不仅可安然过冬,还能为来年春天的健康贮备阳气。此时则可用好两种“饺子”来帮助养生。
第一种“饺子”:是用来吃的
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如果冬至前后比较怕冷,不妨吃些韭菜鸡蛋、胡萝卜羊肉、香菜肉馅的饺子,助于温补气血,增加热量。
第二种“饺子”:长在我们身上——耳朵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后,气血运行不畅或肾阳虚的人,耳朵易生冻疮。常按摩耳朵,助于肾脏保健和气血顺畅,常用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廓。
拉耳垂:用两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发热发烫为度。
提耳尖:用双手捏住双耳上部耳轮,适量提拉耳尖,提拉的时候大拇指和食指顺便对耳尖进行按摩,以微微发热为度。
摩耳轮:拇指位于耳轮内侧,其余四指位于耳轮外侧,揉搓2~5分钟,再往上提揪,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
按下丹田 补肾温阳
冬至宜在夜间入睡前,以轻柔的力度按揉下丹田。下丹田是道家术语,从传统医学角度来说即为任脉上的关元穴,位于脐中线上,脐下3横指处。关元穴又有“五城穴”的别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包含了五脏六腑的各部物质。用补法按摩本穴,有补肾温阳,培补脏腑元气的效果。关于按摩本穴的手法,明代推拿大家周于蕃说“急摩为泻,缓摩为补”,又说“轻推,顺推皆为补”,因此用轻柔的手法按揉即可收效。
具体方法为:两手搓热,掌根贴腹,从关元穴到肚脐以轻缓的力道推摩30次,直至皮肤微微温热为止。此法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补肾之元气,提高抗病能力。
本养生之法适用于大部分人群,但孕妇慎用。
冬至进补 可用药膳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冬令进补多选择冬至开始,此时进补可发挥最大效应,促进人体阳气的萌生,消耗相对减少。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又分为以下几大类。
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但注意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
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相对而言寒温偏性不显,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适合食膳进补。
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嵴、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但须注意脾胃运化情况和体质状态,以防滋补碍胃,反生祸端。
下面推荐几款适合冬至养生滋补的食谱。
羊肉炖白萝卜
原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各适量。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天麻炖乌鸡
原料:乌鸡1只(约750克),天麻25克,川芎、白茯苓各10克,姜片5克,料酒10克,精盐适量,香菜段少许。
做法:乌鸡放入冷水中,烧开,焯去血沫;中药洗净,放入鸡腹中,用线缝好口。把乌鸡放人砂锅内,加入姜片、料酒和适量水,烧开后用小火炖约1小时,放精盐再炖约20分钟至材料熟烂,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乌鸡可以舒经活血、调节内分泌,对老年女性大有益处。天麻、川芎、茯苓对神经衰弱的头昏、头痛、失眠等,均有辅助治疗之效。
猪嵴髓汤
原料:连骨猪嵴髓500克,莲藕250克,葱段、姜片、料酒、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莲藕洗净,切成厚片;猪嵴髓洗净,入沸水中氽烫后捞出,沥干水分。将猪嵴髓与藕片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放入葱段、姜片和料酒,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慢炖约150分钟至熟,捞去葱段、姜片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补髓。适用于陈旧性腰肌劳损所导致的腰痛、腰膝酸软、四肢乏力等症的辅助食疗。
牛肉红枣汤
原料:牛肉250克,红枣20克,精盐、料酒、姜片各适量。
做法:牛肉洗净切小块;红枣洗净。将牛肉块,红枣同入砂锅,加清水适量,放入料酒、姜片,炖至牛肉熟烂,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