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宁波农业全程机械化 让农民种地更轻松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2-13 分类:新闻详情
近一个月来,全国首批“平安农机”示范市、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全省机器换人示范县等“大奖”接连花落宁波市及各区县(市),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农民获得的更多实惠。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伴随我们长大的《悯农》一诗,描绘了农民顶烈日、洒汗水辛勤劳作的画面。时代在变,农村也在变。

    近一个月来,全国首批“平安农机”示范市、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全省机器换人示范县等“大奖”接连花落宁波市及各区县(市),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农民获得的更多实惠。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伴随我们长大的《悯农》一诗,描绘了农民顶烈日、洒汗水辛勤劳作的画面。时代在变,农村也在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在宁波,农业全程机械化,让农民轻松种地。

    粮食生产由“体力活”变为“技术活”

    老农民都记得过去农村夏天抢收抢种时节,那是种粮大户一年中最忙碌最辛苦的时候。记者曾目睹烈日下农民曲背弯腰的艰辛:弯曲的腰身弓成虾米,裸露的脊梁晒成“火烘肉”;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裹在身上,犹如落汤鸡;而肩膀上磨出的血泡被扁担压破、撕裂,疼得龇牙咧嘴……余姚市大昌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再也不用这样辛苦了。自从引进了水稻插秧机,这几年从连作晚稻播种开始,他们只要坐在驾驶室,开着插秧机就能把水稻种好。

    60多岁的洪塘农民毛如根见证了宁波市农业机械推广与普及的过程。“过去种田完全靠肩挑背扛,2000年,我买了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现在,不仅手扶拖拉机变成了大型拖拉机,而且农机种类越来越多,插秧机、植保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可以说现在种田基本上是靠农机,不会用农机就是不会种田!”指着整齐停放的各式农机,毛如根笑着对记者说。

    随着农业机械化日益普及,拖拉机、收割机甚至无人机等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与此同时,种粮农民也逐渐掌握了这些新机械、新技能。传承了几千年的农业生产正从挥汗如雨的“体力活”变为考验身手的“技术活”。

    长期以来,主要农作物如水稻种植等是制约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因素。宁波市对水稻插秧机、粮食烘干机等重点机具实行累加补贴,并实施新型农机试验示范与推广补贴政策,不断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目前,宁波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89.4%,较2016年提升了0.7%,继续领跑全省、全国平均10个百分点,其中余姚、奉化、鄞州等地超过了90%。烘干、秸秆处理、高效植保环节机械化水平也快速提升。粮食机械化烘干率近75%,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作为全国7个植保无人机补贴试点单位之一,以无人植保飞机为代表的高效植保机械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全市总数有70余台,鄞州、象山等地成立了专业的无人机植保作业服务公司。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7%,通过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械和捡拾压捆机,新增56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1台履带自走式捡拾打捆机,实现了以机械化还田为主,肥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综合利用为辅的秸秆综合利用。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创建,使得耕地、播种、收获、烘干、运输等各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为此,宁波市农机主管部门近年来狠抓农机安全生产,筑牢“源头管理、安全宣教、执法监管”三大防线。今年1月3日,宁波市成功创建为全国第一批“平安农机”示范市,这是我省唯一上榜城市。

    新型高性能农机铁甲兵进村入地

    近年来,宁波市特色农机的数量、种类有了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更加全面。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32万台农业机械。今年1月11日,宁波市余姚、慈溪上榜全省机器换人示范县,成为第一批仅有的两家全省机器换人示范县。此外,宁波市还有9个示范乡镇(园区)、25个示范基地入选公示名单,数量及比例为全省第一。

    去袋、上果、分级、装箱、封箱、打包……水蜜桃在选果线上快速“奔跑”中变成了一件件包装精美的产品。这是去年9月,记者在宁波市德馨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景象。首台水蜜桃分级流水线和控湿低温保鲜库正式启用。该分级包装流水线有效解决了水蜜桃传统包装模式中存在的分级工作量大、效率低、准确度差等难题。

    竹笋是四明山区的重点产业,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余姚鹿亭高山竹笋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产品畅销上海、浙江等地,但受天气制约,合作社的竹笋年加工量始终徘徊在三四万公斤。在农机部门的帮助下,合作社社长褚彭军从杭州某机械企业订购了一套烘干设备。该套设备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24小时全天候加工,每天可加工竹笋5000公斤以上,且成本低、无污染。褚彭军喜滋滋地告诉记者,用了这套烘干设备,加工量大幅提升,去年他收购春笋超过20万公斤,是往年的8倍;加工特级笋干4000多公斤,是往年的4倍多,经济效益提高了好几倍。

    近年来,宁波市加快农机新技术新装备推广。2017年实施水稻、马铃薯、食用菌等11个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项目;慈溪、余姚等地引进6台鲜毛豆收割机,这些鲜毛豆收割机可满足近万亩毛豆采收需求,在两季约40天的采收期可节省成本200万元,节省劳动用工2.4万个;镇海区通过引进韩国旋耕灭茬平整机、起垄开沟机、精量播种机、步行式叶菜收割机等,使叶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超过70%;宁海、象山等地探索马铃薯耕、种、收、保鲜等环节全程机械化……

    同时,宁波市实施新型农机试验示范与推广补贴,引进新型、高性能农业机械。2017年,新型农机试验示范与推广项目补贴品种为无人旋翼植保飞机、热风炉、热泵式粮食烘干机、水稻穴直播机、烘干机粮食输送装置、筑梗机、谷物收割机、捡拾打捆机、喷杆式喷雾机、履带式旋耕机、毛豆收获机、田间运输机等12大类产品。此外,宁波市将无人旋翼植保飞机列入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新产品试点。

    “共享农机”让农户省时省力又省心

    说起对农业机械的使用,农民真是又爱又恨。一方面现在农民种田越来越依赖机械;但另一方面高昂的农机购置成本,专业的农机操作保养技能,季节性的农机使用频率等现实问题也始终困扰着普通农民。在宁波,农户遇到这些麻烦事不用再发愁了,“共享农机”社会化服务深入广大农村,让农户省时省力又省心。

    近年来,宁波市积极培育以发展农机示范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和服务领域。宁波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股份制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率先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目前有17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按市场经济需求和资源配置的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全市还有18家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32家农机维修中心、124家粮食烘干中心。

    以鄞州区创宁粮食烘干中心、江北区庄桥粮食烘干中心为代表的粮食烘干中心解决了广大种粮农户“晒谷难”问题;以镇海区九龙湖种苗培育公司为代表的育秧中心向种粮农户提供商品化秧苗,镇海区约三分之一的水稻秧苗由该公司提供;象山等地成立了无人植保飞机作业公司,为稻田、茶园等提供统防统治作业服务,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近日,农业部和省农机局分别公布了2017年全国农机示范社和省级农机示范社名单,宁波市有2家全国示范社和37家省级示范社成功上榜,上榜数占全省30%。至此,宁波市省级以上农机示范社已达53家,市级以上示范社达154家,示范社数量和运行质量全省领先。

×
扫描关注qrcode_for_gh_aaad3dfae26a_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