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江西山茶油,如何叫好又叫座?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2-06 分类:新闻详情
江西山茶油,如何叫好又叫座?

近日,江西省历时两年、精选的5款山茶油,全部获2019年度国际风味暨品质评鉴二星风味绝佳奖章,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二星奖章3年授权许可期。

这是江西省山茶油首次参与国际评比,标志着江西山茶油品质在国际上得到认可。但是,品质认可不等于走向了国际市场,那么,江西的好茶油,怎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叫好又叫座呢?

专项资金推动产业发展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油种,我省栽培油茶始于2000多年前。2018年全省油茶林面积约1530万亩,其中高产林面积526万亩,茶油产量19.8万吨,年产值307亿元,油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二。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有49个,袁州区、上饶县和遂川县被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记者从省林业局林业产业发展处获悉,我省近年来先后出台《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省政府每年安排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按每亩新造高产油茶林500元、低产林改造100至200元的标准补助,各地也以多种措施推动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如赣州市以国家开发银行60亿元信贷资金为油茶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等。

目前,我省重点推广“长林”“赣无”“赣州油”等在内的25个油茶优良品种,丰产期每亩茶果产油超50公斤。全省已设立油茶良种定点采穗圃17个,办理油茶良种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58家,确保油茶良种使用率达100%,一大批油茶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应用推广。全省已有全国油茶重点企业8家、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0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74家、新三板上市企业3家,共注册油茶商标160个。

我省各地积极探索油茶产业发展新模式,如“龙头企业+基地”“股份制+基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以宜春为例,以统一规划、整地、购苗、栽植、销售,分户管理和受益的“五统一分”法,发展油茶“合作社”,解决了一家一户经营成本高、规模化程度低、技术缺乏的难题,让林农真正得实惠。据统计,去年全省油茶产业带动用工87.2万人,精准扶贫面积8.77万亩,涉及73个县,覆盖贫困人数12.7万人,户均增收2667元。

粗放经营导致低产

我省油茶产品为何难在市场上叫好又叫座?究其原因,在于油茶产业链面临一些问题。其中种植油茶成本高带来林农粗放经营,是我省油茶面积大、产量却不高的重要原因。

有林农给记者算过一笔账:油茶种植抚育成本每亩高达10000元,幼苗5年后才能挂果,前5年零收益,投产后每年每亩还需管护成本500元。因资金不足,林农即使栽植良种壮苗,也会粗放经营,造成树势退化和产量下降,林农积极性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油茶荒废。我省65%的油茶林为低产林,面积达1000多万亩。低产油茶林每亩年产茶油多在2至6公斤,经济效益极低。近年来,我省大力改造低产林,但每亩投入要2000多元,财政补助远远不够,低改效果不佳。

茶油虽有良好市场前景,但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我省茶油加工企业虽多,油茶品质却良莠不齐;品牌虽多,但同质竞争严重。因国家尚未制定茶油等级标准,油品种类、质量、等级难以定性和检测,个别企业以次充好,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市场监管部门无法有效监管。

油茶精深加工与研发能力也亟待加强。我省油茶产品的深度开发基本是空白,其食用、药用、美容价值还远未挖掘。而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人力成本持续提高时,油茶产业亟待茶果采摘机械化,采摘、剥壳设备迟迟未面市。加上低产林单位产量低,山茶油成本长期居高不下,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

研发衍生品提升附加值

省林业局林业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建议,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新造高产油茶林和低产林改造补助标准;或参照发达国家扶持橄榄油产业的做法,对采收油茶鲜果给予补贴,调动林企林农积极性;鼓励涉农金融机构研发“油茶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以低利率、长期限贷款扶持林企林农。

我省将设立“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新品种选育、茶果采摘机械化、油茶衍生品上,打造油茶产业核心竞争力,并鼓励企业研发如护发品、美容品、保健品、药品这类油茶衍生品,提升油茶经济附加值。同时,由中央财政设立油茶科技推广项目,以基层林业推广体系和技术力量为主体,在林农身边指导建设一批油茶丰产栽培示范基地和样板,让林农学得会、跟着干。

记者获悉,拿到二星奖章3年授权许可期后,我省将以这5款产品为标杆,制定茶油等级标准,并加快茶油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从源头上保证茶油品质。更重要的是,我省正在争取国家商标管理部门支持建设如“江西山茶油”等地方性统一标识品牌,把“江西山茶油”打造成走出国门的拳头产品。

江西山茶油走向世界舞台,任重道远!

×
扫描关注qrcode_for_gh_aaad3dfae26a_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