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农业生产都是小农小户的片状生产形式,各家各户的“巴掌田”“三角田”横亘在山野田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农业机械尚未兴起的时期,这种块状土地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倒也相安无事,直到我国开始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耕作模式,“巴掌田”、“三角田”便成了“众矢之的”。有农户抱怨说:“以前,水在跟前都进不了田,机械下田耕作更甭说,群众种田没积极性,好多农田撂了荒。”这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其不利,尤其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当下。
那么如何解决以上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还在于农田,如果把农田规范起来,建设集中连片的耕地,配套完善的设施,并具备一定的抗灾能力的高标准农田,对于解决上述问题便具有高度的针对性,既解决了机器进不了田的尴尬,农户种田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建设高标准农田,已经连续超过10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视以及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迫切性。在2012年,国土资源部要求加快建设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通过开展500个示范县建设,建设一大批集中连片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优质良田,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重要支撑。
“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2017年,金溪地方财政先后投入1.482亿元,在全县7个乡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4.94万亩。修建机耕路171公里;新建渡槽、电排站等水利设施1座;实施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通过扩丘并块、田地平整等措施增加耕地570余亩(剔除机耕道占地以外)。这些不仅为农民实行规模化、机械化耕作提供了方便,而且大大增强了农业生产防灾抗灾能力。
尝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甜头的农户说以前种十几亩地都很费劲,现在种几百亩地都不在话下,并且,高标准农田因为配套了完善的耕种设施,并为机械进田打通了要道,农户种起地来轻松不少,不少农户开始大面积种植,并且产出高质量的农作物,为农户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高标准农田逐渐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有效改善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弱的现状。从社会民生角度来看有利于保障农业经济发展对粮食需求、提高农作物质量、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且能够加快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民增收。从国家长远发展角度看,建设高标准农田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城镇化发展,实现耕地高效利用、科学管理及保障农民增收等目的。从这些角度来看高标准农田建设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