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无人机崛起进行时(上)
金秋时节,新疆到处都是丰收的气息,除了各种为人所熟知的葡萄、哈密瓜等特色水果,还有一片片望不到头的棉花田里。 但就在最近几年,一批“不速之客”越来越经常出现在棉花田里,远远看去它们就像是拖着白色的尾巴的小黑点,在棉田上不断飘来飘去,同时还伴有巨大的轰鸣声。 它们不是别的,正是正在进行脱叶剂喷洒的无人机,而“白色的尾巴”实际上就是它们喷洒时雾化的药液。 虽然看起来无人机的作业速度飞快,每一亩地往往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够完成,但通过这些无人机的喷洒作业,大概再经过一周的时间,这些田里面的棉花就会“开花”(吐絮),棉花植株上的叶片也会自然脱落。 最终呈现光秃秃的“光杆棉花”,却是广大棉农最喜欢的,因为在利用大型地面机械采收棉花的时候,叶子的角色已经变成了影响棉花采收质量的杂质。收购棉花的大型纺织公司也愿意用更高的价钱收到更少杂质的棉花。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看起来无人机只是在棉花田里“转了一圈”,但是农民们在看过效果之后都原因为此付出8-10元每亩的无人机服务费用。 就2018年而言,无人机植保参与的新疆棉花脱叶剂喷洒作业面积,就已经突破了1000万亩。根据业内的相关统计资料,目前新疆的整体棉花种植面积不过3800万亩。也就是说无人机植保参与的面积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总种植面积的1/4,而且这个面积每年都还在快速增长。 更重要的是,“1000万亩”这个数字是在短短50天左右的棉花集中成熟期一口气“刷”出来的。简单换算一下,平均每天的喷洒面积就高达20万亩。如果你对最后这个数字还没什么概念的话,它大概跟18674个足球场的面积相当。